成都生活美學之體驗:城市的美好感染著本地老外

原標題:成都生活美學之體驗:城市的美好感染著本地老外

[

對於一個長久居住在成都的人,當聽到別人談論在成都美好的生活體驗時,多少會覺得大驚小怪――在這裡生活的確不錯,但至於大呼小叫麼?就像很多成都人,周末休閑可能很少會想到專門去一趟大熊貓基地,但是無數不遠萬裡、來自世界各地的熊貓迷,則對那黑白相間的“驚鴻一瞥”如醉如癡。



所以,我們審視成都的美,還需要註意更多來自成都之外的視角。



作為一個國際大都市,成都吸引瞭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來到這裡,有些老外甚至定居在這裡,把事業放在這裡。隨著在成都停留的時間越來越久,這些老外的生活方式、生活習慣都慢慢地成都化瞭――他們會擺龍門陣、喜歡吃火鍋,還愛上瞭掏耳朵……

海苔卷成型機

他們體驗成都生活之美的時間越長,就越認可和享受這種美,他們甚至不願意被稱為“老外”,他們認為自己是新的成都人,是“本地老外”。



來自聖彼得堡的年輕攝影師 喜歡在高樓上欣賞成都的黃昏



最近幾年,俄羅斯攝影師的作品在網上很受關註――這個“戰鬥民族”似乎特別不怕高,拍下瞭許多在世界各大城市高樓頂端鳥瞰視角的驚人作品。



已經在成都生活瞭三年、同樣來自聖彼得堡的攝影師Garick(中文名秦昊然),也對高樓視角情有獨鐘。隻要一有空,Garick就背起他的攝影裝置,去成都各大高樓尋找合適的位置,進行拍攝。



一個隻有10秒鐘的視頻,他可以花上5個小時來拍攝,盡情享受這高樓上的夜色和自己的獨處時光。“在等待的過程中,抽抽煙,戴上耳機聽音樂,一個人的樓頂時光特別愜意。”



他最喜歡太古裡那一帶,因為可以同時欣賞到古典美的大慈寺和現代美的國金中心、銀石廣場等高樓。“世界各大城市都可以看到鱗次櫛比的高樓,但隻有在中國,能夠欣賞到這種中式古典建築和現代都市大廈的對比。”



大業路財富中心附近也是Garick喜歡去的地方,“那裡有上世紀風格的舊建築,也有仁恒置地這樣的現代風格高樓,非常開闊的三岔路口,緊鄰著狹窄擁擠的小街。我可以同時感受到一種空曠的寂寞,和一種很有人氣的熱鬧。那一刻我既清楚地知道自己身處這個城市之中,又感到一種並不在場、而是從遠處眺望成都的感覺。”



這兩種感覺疊加在一起,有時會讓他覺得心跳微微加快,“更真切地體會到自己在生動地活著。不論是在世界的哪個地方,在人群聚居的城市裡,我都能在某個瞬間、某個地點,找到這種感覺。”



來自澳洲墨爾本的Hendrix,自從兩年前被女友帶著去過一次科華北路一帶某小區的樓頂之後,就深深愛上瞭那片“秘密空中花園”。他不肯透露具體是哪棟樓,“我隻能給你說,我們是很註意安全的,但是萬一別人看到瞭找過去,卻不像我們那樣註意安全呢?”

餅乾成型機

他們隻在溫暖的季節裡登上樓頂,在水泥地上鋪開一塊厚厚的花格子野餐佈,放下他們帶來的水果、三明治、香腸、啤酒,還有保溫杯裡的熱咖啡。一次別開生面的野餐就這樣在成都的空中悄然綻放,充滿愉悅。“我們通常都是下午去,選晴天,然後一定要待到晚上,在高樓上看日落,看著黃昏降臨,看暮色慢慢籠罩這個城市,燈光漸漸亮起,空氣裡有種淡淡的草木香……那是100%,純粹的,浪漫感覺。那種時刻,我感覺自己愛極瞭周圍的一切,無論是身邊的人,還是腳下的街道。”(金玫)



這個可愛的法國大叔 對於掏耳朵已經上癮



去年4月,一款文化衫在成都的外國人圈子裡悄然走紅,衣服背面是幾行短短的風趣大字諸如“我聽得懂你說的話”“我能吃辣”“我吃得慣”等針對常見問題的主動回答,非常有意思。



這款T恤出自法國人David Tabacznyj之手,他的中國朋友就管他叫大衛,大衛的中文說得很好,因為他美麗的妻子雅嵐就是四川人,老傢在樂山。



進入2018年,大衛來中國就整整滿20個年頭瞭,最開始他是作為交換生,在北京大學學瞭半年中文。2003年,大衛去瞭江蘇一傢世界五百強公司工作,假期跟夥伴們坐火車去新疆和雲南旅遊,也來瞭成都。“那時的寬窄巷子還是老樣子,有很多音樂傢、藝術傢,還有很多啤酒。”大衛說,“我太喜歡成都瞭,原計劃是待兩天,結果待瞭兩個星期。”



旅行結束後,他到回法國,卻對中國念念不忘,尤其是成都。2005年9月,他又回來瞭,進入四川大學深造,同時在法語系當外教。



2006年2月,大衛和朋友在科華北路的藍色加勒比二樓,開瞭成都第一傢外資酒吧“巴黎咖啡”,他也是在這傢咖啡館遇見瞭妻子。他們攜手相伴多年,一起經歷瞭2008年的那場大地震,大衛不僅和朋友們組織義賣,還把自傢的被褥幾乎全都捐掉瞭。



在成都過瞭十多年徹底浸潤的生活,讓大衛像一塊海綿那樣吸飽瞭這個城市的養分與氣質,對大街小巷的美食瞭如指掌,對人民公園、寬窄巷子和錦裡等地方掏耳朵師傅的技術、價格甚至風格也瞭如指掌。



沒錯,掏耳朵是他在成都最喜歡的休閑享受之一。平時他去得最多的是人民公園和錦裡,最近因為離傢近的緣故,他也會去鐵像寺水街掏耳朵。“一個月至少兩次吧,”雅嵐說,“如果哪次不掏耳朵,那他就要鼓搗去做個盲人按摩,總之我看他是上癮瞭。”



早在十年前,錦裡的掏耳朵師傅就認得他瞭,每次一出現,師傅都會跟大衛熟稔地打個招呼:“來瞭哇?”



去逛菜市場大衛也一定要跟老板講講價,還價通常不超過兩毛錢,可見他並不是真覺得貴,更多是入鄉隨俗的一種社交互動。



2014年,大衛兩口子在人民南路的首座,開瞭一傢紅酒吧,名叫La Cave(法語“地下酒窖”的意思),店面小而美,營業的同時也成為他們在成都的諸多好友日常聚會的好去處。



身為本地老外,大衛也在這12年的成都生活中,有意無意地對比這些年來在蓉外國人的變化:“10年前,來成都的老外以留學生、領事館官員和飛機修理師等為主,他們來成都的動力是對這裡的文化感興趣,來之前多半都先學瞭一些中文。而現在,成都已經變成一個更加國際化的大都市,外派工作、創業經商、留學旅遊等各行各業的都有,很多老外甚至不需要會中文,也照樣生活得方便舒適。”



大衛一傢原來住在寬窄巷子附近,最近搬到瞭城南,離鐵像寺和錦城湖公園不遠。他說主要是為瞭方便孩子讀書。“在中國學校讀書,會寫漢字很重要。”大衛說,“即使孩子將來去瞭法國,他也要會說漢語、寫漢字。”(爾迦)



來自以紳士風度著稱的英國 他說自己更愛成都人的熱情



英國小夥Jamie來自倫敦,來到成都生活已有半年,目前在英國商會實習。在他眼中,成都之美在於這裡的人文,人文之美讓他如此深沉地愛上這座西部城市。



今年22歲的Jamie在來到成都之前,已經去過諸如巴黎、紐約、悉尼、裡約熱內盧等許多國際大都市。來到成都三個月後,Jamie宣佈:成都目前是他“在這個世界上除瞭倫敦以外,最喜歡的城市”。



“最讓我感覺美好的,就是成都人的友善與熱情。”Jamie說,自己在成都時,總會遇見各種善意,得到各種幫助。其中最令他感動的一件事,就是他今年元旦前跟朋友聚餐吃瞭一頓螃蟹後,大概因為腸胃不適應,半夜突發急性腸胃炎,上吐下瀉。接待他的駐留傢庭,房東兩口子二話不說,凌晨4點起來開車送他去醫院,不僅墊付醫藥費,還一直守著他做各種檢查,回傢後更是叮囑他吃藥、給他做清淡“病號飯”直至他徹底痊愈。



還有一次參加活動回來,Jamie在出租車上不小心落下瞭自己的手提包,出租車師傅根據包裡的工作證聯系上他,把包送回;公司裡的中國同事會邀請他去傢裡吃爸爸親手做的傢常菜……所有的熱情與善意,讓他覺得成都是一座充滿愛的城市。



“就拿我最熟悉的倫敦為例,在那裡,你可以感受到人的彬彬有禮、輕言細語,同時也是界限分明、無形中有著清楚的距離感;但在成都,有可能一個看上去冷冷的人,私下卻是古道熱腸、無私助人。成都人很耿直,也熱心,也很寬容,這就是成都的溫度,猶如這裡的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。”Jamie笑道。



至於成都的食物之美,Jamie甚至用瞭“全世界最好吃”來形容,無論是火鍋、串串、燒烤,還是鍋盔、肥腸粉、擔擔面,他都超愛。“來中國前,我比較不敢吃辣的,可是現在,哇,簡直就是無辣不歡,坐在鮮香麻辣的火鍋前,感覺整個人都興奮起來瞭!”



來成都這半年裡,Jamie已經跟著隨朋友吃過成都不少的“網紅店”――網紅火鍋、網紅串串攤、網紅燒烤……“隻要聽說是當地人在追捧的,我都願意去排一排隊。”他說,“對於想擁有一個可以常駐成都的工作機會的英國人而言,在口味方面,我認為自己已經做好準備瞭。”



在成都生活的環境之美,Jamie用瞭“層次豐富”來形容――既有IFS、太古裡這樣充滿現代氣息和設計感的時尚繁華地段,也有寬窄巷子、錦裡這樣的傳統文化元素街區,更有超級單體建築環球中心帶給他的視覺震撼。



他興奮地講起自己剛到成都不久,應邀隨房東一傢去大邑的霧中山露營、徒步,“那裡的山間,讓我想起在南美洲和朋友們的徒步旅行。”工作之餘,他也會跟商會的同事們去太子嶺滑雪、到茂縣泡溫泉,耍得不亦樂乎。前兩天,Jamie還應邀參加瞭房東兒子的生日派對,跟一群成都小學生們嘻嘻哈哈打成一片。



上周末恰逢蘇格蘭的傳統節日“Burns night”,他實習的公司選瞭定量填充機成都附近一個湖光山色的五星級酒店,邀請成都各外國駐蓉機構的人員一起舉辦大型派對慶祝。Jamie又忍不住感慨:擁有這樣美麗自然景色的酒店,離城區不過30公裡,成都人平日可盡享都市便捷,周末或節假日也可以隨時體驗“歸隱山林”――“這樣得天獨厚的生活環境,真是太棒瞭!”他說。(攝影、采訪/Grace)

]
arrow
arrow

    aok804mg2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